第四篇 金属在水溶液中的物理电池效应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的物理电池效应。方法:(一)高山上的电子密度与山脚下的电子密度相比较。(二)海洋深处的电子密度与海洋浅处的电子密度相比较。(三)两个形状相同的不同金属放置在水溶液里,所用金属与水溶液没有化学反应条件下。(四)两个形状不同的同一种金属放置在水溶液里,所用金属与水溶液没有化学反应条件下。结果:(一)高山上的电子密度比山脚下的电子密度大;(二)海洋深处的电子密度比海洋浅处的电子密度大;(三)两个形状相同的不同金属放置在水溶液里,尽管没有化学反应,但是这些金属表面有从水溶液中获取自由电子(或是被获取自由电子)的能力不同;(四)两个形状不同的同一种金属放置在水溶液里,尽管没有化学反应,但是由于金属单位质量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或是被获取)电子数量不同。结论:以上四种情况均可以形成没有化学反应的物理电池。

 

【关键词】

电池;电子;盐度测量

 

【引言】:

目前,我们使用的电池不论是一次性电池,锂离子电池【1】,还是蓄电池,它们的工作原理中都伴随着化学反应。事实上,电子在自然界物体中的分布并不均衡,只要给电子创造出一个通道,电子就会从密度大的地方流向密度小的地方。这里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实验证明制作没有化学反应的物理电池的可行性。从理论上讲本文描述了一种新的物理效应。而随着微电子科学的发展,这种微电流电池必将发挥其应用价值。同时,在更广阔领域里,电子密度的差别将会更大,比如电子在地球内部熔岩里的密度与电子在地球表面土壤里的密度,可能会有非常大的差别,而这种可能形成一个天然的大发电厂。一些自然现象,例如火山喷发伴随剧烈的雷电或许已经向我们预示这一潜在应用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Copyright (C) 2004 rights reserved.李华旺 版权所有 电话:086-0411-82641525 E-mail:lhw@dlhuaxin.com
易子论网(李华旺) 地址:中国大连中山区明泽街16号 丽苑大厦5楼H座 邮编:116001 Author: li Huawang
Address: 5H, Liyuan Mansion, No.16, Mingze Street, Zhongshan District, Dalian City
Postcode: 116001 E-mail:lhw@dlhuaxin.com 辽ICP备12005732号
留言板